在藥品包裝材料的質量控制體系中,藥用玻璃因其優異的化學穩定性、高阻隔性和透明可視性,被廣泛用于注射劑、疫苗、生物制品等高風險藥品的盛裝。然而,玻璃在溫度變化下的尺寸穩定性——即其平均線熱膨脹系數——直接關系到容器與膠塞/鋁蓋的密封匹配性、滅菌過程中的抗破裂能力,以及與灌裝設備的兼容性。本文將結合2025版《中國藥典》<4022>的技術要求,系統解析線熱膨脹系數儀的測定原理、儀器選型要點及典型應用場景。
藥用玻璃按成分可分為鈉鈣玻璃、低硼硅玻璃和中硼硅玻璃,其中中硼硅玻璃因CTE低(約3.3 × 10??/℃)、耐熱沖擊性強。若CTE過高:
在高溫滅菌(如121℃)后快速冷卻時易產生應力裂紋;
與丁基膠塞熱膨脹不匹配,導致密封失效或“跳塞";
在凍干工藝中因反復冷熱循環引發微裂,造成產品污染。
因此,《中國藥典》將CTE作為藥用玻璃分類與質量控制的關鍵物理指標之一。
1. 適用范圍
適用于藥用玻璃管、瓶、安瓿等制品的平均線熱膨脹系數測定,溫度區間通常為20℃至300℃。
2. 測定原理
采用頂桿式膨脹計法:將標準尺寸的玻璃試樣置于加熱爐中,通過高精度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其在程序控溫下的長度變化,結合初始長度計算CTE。

3. 關鍵參數要求
升溫速率:5 ℃/min(±0.5 ℃/min);
溫度測量精度:±0.5 ℃;
位移分辨率:≤0.1 μm;
試樣尺寸:圓柱形或長方體,長度≥20 mm,橫截面均勻;
CTE計算區間:通常取50–300℃范圍內的平均值(單位:10??/℃)。
4. 結果判定
中硼硅玻璃:CTE應為 (3.3 ± 0.1) × 10??/℃;
低硼硅玻璃:CTE一般為 (4.5–6.0) × 10??/℃;
鈉鈣玻璃:CTE > 8.0 × 10??/℃,不適用于高風險注射劑。
作為藥包材檢測設備供應商,山東泉科瑞達推出的XRPZ-02線熱膨脹系數儀專為滿足2025版《中國藥典》<4022>而設計,已通過多家藥企及第三方檢測機構驗證。
核心優勢:
符合藥典要求:嚴格遵循<4022>升溫速率、溫區設定及數據處理邏輯;
高重復性:測試重復性誤差 ≤ ±0.02 × 10??/℃;
一鍵測試:預設“中硼硅玻璃CTE測定"程序,操作人員僅需放入試樣即可自動完成;
合規輸出:自動生成含樣品信息、測試曲線、CTE結果及操作員簽名的PDF報告,滿足GMP審計需求。
測試操作簡要流程
試樣制備:截取長度25±1 mm的玻璃管段,兩端打磨平整;
儀器校準:使用標準石英標樣進行位移與溫度校正;
裝樣:將試樣垂直置于樣品支架,頂桿輕觸上端;
參數設置:選擇測試模式,設定升溫程序(20→300℃,5℃/min);
啟動測試:系統自動記錄膨脹曲線;
結果分析:軟件自動計算50–300℃區間平均CTE并判定是否合格。
隨著2025版《中國藥典》對藥包材質量要求的全面提升,玻璃平均線熱膨脹系數已從“參考指標"升級為“強制控制項"。準確、合規地完成該項測試,不僅是滿足法規的基本要求,更是保障藥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關鍵屏障。XRPZ-02線熱膨脹系數儀憑借對《中國藥典》<4022>的深度適配的測量精度與智能化管理能力,正在助力中國制藥企業構建更可靠、更高效的藥包材質量控制體系。